周末小酣 071202

这几天累惨了——看韩剧看的。白天加班,深夜和家人一起看《人鱼小姐》。我几乎不看电视,尤其不爱看言情片,但这部片子却有很多令人感动之处。它弘扬宽恕、责任和传统的家庭观念,很美。听说韩国到处都是孔庙(当然也有教堂,26%的韩国人是基督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让韩国人学走了,而我们却检来了西方的垃圾文化。

这几天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不可知的事物是否就不存在?

方舟子在《神创论能否是科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神进化论’的另一种说法是,上帝在不被我们觉察地引导着生物的进化。但是,既然这种引导是无法被我们觉察的,那么它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曾结识一位山西农村的朋友,他从来没有进过城,当时也没有电视,更没有互联网。我和他讲了些都市里的事情,他却说:“你瞎说的吧?这些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会笑我的山西朋友缺少见识,但是,方舟子比他也好不了哪儿去。有位科学家说,人对自己身体的了解还只是九牛之一毛,更谈不上对整个宇宙的了解了。现在中国已不让提“伪科学”这个字眼了,因为人们已意识到确有很多人类未知的领域,有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因此也谈不上去研究,有的只是略知一二,我们只能提出一些假说,然后通过这些假说试图对它进行探讨。所以,我们不能说不可知的事物就必定不存在,只是我们还不了解它,或者说我们还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

——————

《耶稣是谁?》续:

他在世上只活了三十三年,却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村落中,度着一种平凡的生活。也许他要用自己的表样,去告诉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人:只要在平凡中活得不平凡,那么,平凡便一样是充实、丰盈和伟大的。

—————

周末小酣 071123

哈,又到周末骚扰你们的时候了。

附件的蝴蝶是我过去的一个美国同事发给我的,那是我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记得当时看了以后大受鼓励,现把它翻译过来,发给大家。

天主教和其它基督宗教提倡四种主要德行——智德(寻求真理)、义德(寻求公平、正义)、勇德(勇敢)和节德(自制、节俭)。其中勇德主要是指勇敢面对困难、战胜自身弱点的勇气。

前两年在电视上有过一场中学生辩论,讨论要不要向人道歉。有人认为向人道歉就等于比别人矮了一头,其实错了,能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

耶稣是谁?(续)

耶稣基督的一生,是世上最突出的传奇之一。他在人类的宇宙中出现,虽然只像漆黑夜中的电光一闪,却充满了爱与美的光辉。

他生于贫穷,长于微贱,死于羞辱,一生勤劳苦干,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人,而且经常与穷人、微贱者为伍。

他的语言和行动充满了争议性。有人认为他是先知,是神的代言人或传送天主旨意的人;也有人认为他妖言惑众;也有人认为他是从魔鬼来的。许多人信从他,认为他是天主子;但更多人反对他。一般来说。纯朴的人、谦卑的人、胸无城府的人较易听懂他的话,也较易接受他;而传统信念根深蒂固、热中名利地位、满脑子自以为是的人,却难明白他,更谈不到接受他。

周末小酣 07117

以下链接是美国的一个老太太发给我的:

http://www.ignitermedia.com/products/iv/singles/570/99-Balloons (视频下载很慢,可以下载时先干别的事,下载完成后再收看)

这个片子的大意是:艾略特出生的时候肺功能不全、心脏里还有一个孔,DNA也存在缺陷。他只活了99天。他的父母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尽管孩子的残疾使他们心碎,但他们却能以愉快的心态和他度过每一天,每天给他写信,每天给他过生日(庆祝他度过的每一天),每天为他祈祷… 片子右侧的注解说:“穆尼一家发现了天主的临在,他给他们力量,安慰他们、指引他们。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去寻找天主,经受我们的困难,而不是因我们的困难而抱怨他。”

看了这个片子让我难过了好一阵子——尽管从一个有信仰人的角度看艾略特后来是升天堂了,但这对夫妇确实给我们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幸?不幸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有人会勇敢地接受它,可是也有人却会因此而被压垮…

我儿子录入了《耶稣是谁?》这本小册子,以后每周给诸位摘录一点:

一、 平凡中的不平凡

耶稣并不姓耶,那是一个希伯来文名字。我们通常不会在他的名字后附上生卒年份,因为现在的“公元”,原来便是以他的出生年份计算起点的。即是说,他该是大约在公元零年出生的。

耶稣的英文名字是Jesus,希伯来文原意是“救主”;他也被信徒尊称为基督(Christ),意思是“受过傅油的”尊者;基督是希腊文的音译,按照希伯来文的音译是默西亚(Messiah)。

周末小酣 071013

很多朋友都认为宗教是迷信。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生长在一个无神论的环境中,根本没有机会了解宗教,或者只是了解到被歪曲了的宗教。只要跨出国门便是另一幅景象。仅以美国为例,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80%以上的人有宗教信仰,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递增。我不相信他们都是笨蛋。其实只要静下心来,不带偏见地读一读圣经(强烈推荐用天主教版本的,因为有注释,便于理解)可能会对宗教有另一番理解。几年前温州一家大公司老板让我去给他们的员工介绍天主教信仰,与我同行的是一位老人,我讲了许多大道理,但后来发现这位老人说的一句话比我更有说服力:“不管有没有天主,我信了并不吃亏,如果你不信,将来死后如果真的有天堂、地狱,我就比你占便宜了。”

附件是美籍华人王念祖的简历,他让我帮他在中国出版“圣经阅读讲义”。他过去曾是个激烈的无神论者,现在却在讲读经心得。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少人出国后都信教了。

关于给教宗的公开信

有些事不合我们的意,但并非不合天主的意。我们比较注重眼前发生的事,但教宗更注重未来,也许这个未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等不到了。

那6位非法主教是有自课绝罚,但教宗随时可以宽免。按理说,罪人被宽恕,浪子回头,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据《Quo Vadis: “A Narrative of the Time of Nero”》记载,在罗马帝国皇帝尼禄迫害教会时期,一个正在受火刑的主教宽恕了一个告发他下落的人,结果这个告密者最后竟成了致命圣人。

保护地下教会的神职人员是中梵谈判的要点之一。中梵谈判几经停顿,会不会地下教会问题是结症之一?会不会一方要求替换年轻的地下主教,而最后同意替换两位老主教?我们不知内情,最好不要轻易判断。但最后结局是确定的:以后将不再有两个团体,只有一个被政府认可的团体。

天主会赏报地下教会的英雄们,教会感激他们,教友怀念他们。在他们劈荆斩棘后,留给我们的是一片等待收割的庄稼。我们已不再需要对抗,而是要在和平环境中履行基督徒的责任,去爱、去宽恕、去缔造和平。十字军东征毕竟是迫不得已的短暂时期。

教会在罗马帝国历经300年的迫害,在圣伯多禄去行刑的路上,教友们默默地跟着,由于人数众多,士兵们有所警觉,但发现人群中没有任何愤怒。伯多禄被钉十字架的时候,人们默默地跪在他的周围。这是怎样一股精神力量!最后,罗马帝国被征服了,成了天主教国家。早期基督徒并没有靠对抗,而是效法他们的主,耶稣基督,在他们接受迫害时,却给迫害者送去爱与宽恕。我们同样可以征服共产党,但同样是靠爱与宽恕。也许让整个教会被政府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替亚历山大六世说几句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受到的诽谤是最多的,这些谣言不但出自他的政敌,也出自教廷内部他的政敌的代言人,以致教会的一些史学家也信以为真。新教则更是将其演绎和添油加醋。

在近代历史学上,出现了一股“修正”风,一些写手不再用传统的眼光看一个历史事件,而是颠倒黑白,在很多情况下,这样修改历史不是因为找到了新的证据,而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胃口,或者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偏好,或者为了讨好某个审查机构。比如,有些人就故意把教宗比约十二世写成是纳粹的支持者,可事实上他当时保护了无数犹太人,战后犹太人还专门为此表示感激。

教会的一些史学家似乎也开始不认真起来,比如一部教会人士写的、作为德国大学教材的教会史,总喜欢对教宗说三道四,这不禁令人纳闷,这是在写史书呢,还是在写史评呢?也许是为了讨新教学生喜欢吧?还有国内某本教会词典(教会人士写的),竟然对圣若望保禄二世有微词。这本书出版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健在,现在他成圣人了,这是不是莫大的讽刺呢?不知是否非得怎么做才能通过审查?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原名罗德里戈.波吉亚)于1431年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舍蒂瓦。他的父母均出自波吉亚贵族家庭。罗德里戈于1492年被选为教宗,取名亚历山大六世,于1503年驾崩。波吉亚家族不只出了这一位教宗,他母亲的兄弟阿方索于1455被选为教宗,取名嘉礼斯多三世。顺便提一句,罗德里戈的孙侄圣方济各.波吉亚于1510年出生,他是甘迪亚的第四位公爵,后成为耶稣会第三任会长,于1671年封圣。

罗德里戈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他很小就被献给教会,十六七岁的时候,很可能是在他舅舅阿方索(当时已是枢机)的支持下,被送到意大利博洛尼亚的一所著名大学学习法律。阿方索枢机被选为教宗后,他被提拔得很快,详见

亚历山大六世重要事件年表:

1431: 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舍蒂瓦

1441: 10岁,在瓦伦西亚上学

1446/7: 15-16岁,在罗马

1449: 18岁,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学习法律

1455: 24岁,舅舅被选为教宗,他被任命为宗座总书记官。

1456: 25岁,被圣为枢机司铎

1456: 26岁,被圣为枢机主教,任命为安科纳(教皇国的一个区)宗座代表。

1457: 27岁,被任命为国务卿

1472-1473: 出任西班牙宗座使节

1477: 出任那不勒斯宗座使节

1492: 61岁,被选为教宗

1503: 72岁,驾崩

那个时代的教宗除了拥有神权外,还有君主的政治权力,教皇国拥有意大利半岛的大片领地。罗德里戈任枢机的时候,意大利的政治环境极为复杂,南部的那不勒斯是教宗的封地,但统治那不勒斯的国王Ferrante拒绝承认教宗的所有权;北部有很多小国,由于害怕大国崛起,他们组成联军,限制威尼斯等大国的扩张,对于教皇国,他们则设法干扰教廷正常工作,使它无法顾及自身的发展,从而以使自己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教皇国内的大家族,如Orsini家族和Colonna家族,他们彼此争斗,试图在教皇国控制更大的地盘,他们甚至试图控制教廷。所以那个时代的教宗不得不找自己信任的人在教廷工作,否则就有被人收买的危险。

这些家族无视教皇国的法律,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谋杀、街头械斗成了家常便饭,盗贼肆虐。

尽管罗德里戈枢机很年轻,但他的能力证明他能应对挑战,他彻底击垮盘踞在罗马的各大家族,使宗座权力重新得以恢复,并实施很多公平、合理的法律。他每周二对我办公,倾听冤情,并用自己的钱帮他们解决困难,责令调查谋杀案。

嘉礼斯多三世驾崩后,他的继任比约二世(意大利人)当然也要用自己信任的人,他调走了所有西班牙人,但唯独留下罗德里戈枢机,继续留任国务卿职务。其它三位教宗对他评价如下:

保禄二世:”罗德里戈国务卿尽管很年轻,但在判断上已经很老成了。”

教宗西克斯图斯四世:“罗德里戈已经任国务卿很多年了,他最杰出,最勤奋。”

教宗英诺森八世在给罗德里戈枢机的信中写道:“有时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发给你,你以你高尚的天赋以及非凡的美德加以辨别,在我们看来,你是穿着枢机尊严的辉煌,为罗马教会服务。近三十年来,你给我们的前任嘉礼斯多三世、比约二世、保禄二世、西克斯图斯四世和我们自己留下了愉快的记忆。这一次,你帮助我们承担教会责任,肩负重担,持续不变地勤奋工作,用你超凡的审慎、精湛的智力、即时的判断、对你所发誓言的忠信、长期的经验以及我们所看到的你的其它美德,来帮助教会。你对我们真是太有用了。”

如果罗德里戈枢机真的像谣传所说的那样“淫秽、虚伪、自负、虚假、不忠、亵渎、贪婪、无节制的野心、偏爱暴力、比外教的还差”,他早被赶出教廷了。他在教廷的高位上工作了37年,先后服务于四位教宗。

有学者说罗德里戈枢机极其奢侈,但那是在国事访问之类的公共场合,以体现职位的尊严。这些学者应该读到他私下里有多么节俭的历史事实。他的朋友们都避免和他一起吃饭,因为他只吃一道菜。他只喝少量的酒,而且睡的时间很短。

1492年8月11日,枢机们(共23位,其中21人为意大利人)一致同意选罗德里戈枢机为教宗。De Roo蒙席曾访遍欧洲各大图书馆,包括梵蒂冈档案室,查阅了几百份史料和文献,经过调研,他这样评价这次教宗选举:“枢机们一致同意(他当教宗)足以证明他的清白。众多历史学家,包括天主教会的,宣称他仅以2/3票当选或一票(他自己投自己一票)当选,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做太多的历史研究。”

他当教宗不久,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史学家Hartman Schedel这样写道:“他和蔼可亲,值得信赖,审慎,虔诚,精通与他职位与尊严相关的所有事务。所以,他确实受到天主的降福,具备那么多美德,拥有如此高的尊严。”

亚历山大六世当选教宗后,曾经支持他的那不勒斯国王Ferrante希望从教皇国获得更多的领地,但均被教宗所阻止,为了让教宗批准他的计划,他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教宗的孙侄,但遭到教宗的拒绝。最后,他决定不惜任何代价摆脱他的克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给欧洲各君主写了一系列的信,编造说他有各种恶行,尤其编造他靠行贿当上教宗,试图说服他们废黜教宗。

Ferrante国王很快就死了,法国国王查理八世想夺取那不勒斯的王位,他以十字军攻打土耳其人为借口,占领了那不勒斯。教宗拒绝承认查理八世为那不勒斯国王,并且以隆重的仪式给Ferrante的儿子Alfonso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尽管查理八世威胁要在教会内召开大公会议,废黜教宗。

于是,查理八世进军罗马,教宗退守圣天使城堡,不幸的是城堡的一面墙倒塌了,无法防御,他只好派出四位枢机与查理八世谈判,他们是这么说的:“让造谣的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现在的亚历山大六世肯定比当选教宗之初更神圣,或者说至少一样神圣。他既不虚伪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在高位工作了37年,他的言行是有目共睹的,那些今天诋毁他的人,当时是他坚定的支持者,而且他没失掉一张枢机的选票。”

如果是行贿,不可能所有枢机一致同意选他。他被选作教宗时,罗马民众用篝火、火把、花环游行表达他们的喜悦,他们还建造刻有奢华铭文的胜利门以示庆贺,当他在圣伯多禄大堂接受加冕后去圣若望拉特兰堂的路上,人们热烈欢呼并称赞他比他们迎接的任何教宗都伟大。

最终查理八世与教宗达成了协议,他的军队可以通过教皇国,而教宗则赦免所有反叛者。

Orsini家族和Colonna家族在反叛后又重振旗鼓。教宗意识到,要恢复宗座的权力,实施教皇国的法律,必须控制住这两个家族。在接下来的任期里,他始终不遗余力地做着说服工作,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的政治天赋,连他的政敌都承认:“在他内反映出罕见的审慎与成熟的警觉结合在一起,他有超凡的说服力以及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个家族面对来自教宗的巨大压力,渴望摆脱他。史学家Ferrara陈述道:这是亚历山大六世有坏名声的开始,这些有权势的家族和寄其篱下的诗人发现他们处于危险之中,开始大肆诋毁教宗和他的亲戚,他们靠罪恶掠夺的东西失去越多,诋毁就越强烈。

尽管有所有这些麻烦,教宗亚历山大六世晚年却置身于教会改革,但不是很成功。

1503年夏天,热病在罗马肆虐,亚历山大六世病倒了,驾崩于8月16日。

关于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活,有传闻说他有很多情人,但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于是造谣的人又退一步,只说他当枢机时有一个情人,名字叫Vanozza Borgia,与她有五个孩子,四个男孩分别叫Luis-Pedro, Giovanni, Cesar和Jofre,女孩叫Lucretia。但事实与此完全不同,Vanozza嫁给了William Raymond, 亚历山大姐姐Juana的儿子,上面所列的孩子都是他们的后代。William 死于1481年, 之后Vanozza嫁给了Dominic de Arignano。按照当时的习俗,孩子要留在原来的家庭。老大Pedro-Luis已经成年,可以照看家产,老二Giovanni也足够大到可以帮助哥哥。罗德里戈枢机把剩下三个孩子Cesar, Lucretia和Jofre带到罗马,让亲戚Adriana del Mila照顾他们,而罗德里戈枢机则支付他们的生活费。几年后,Vanozza和她丈夫搬到罗马。没有证据显示Vanozza与她第二任丈夫搬到罗马之前曾经造访过罗马,也没记录显示她到罗马后去过教廷。她住在罗马时受到很高的尊敬,1518年去世后,她的墓碑是这样写的:“…她具有杰出的美德,显赫于她的虔诚,加之她的成熟与审慎。”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常对人说,这些是他的孩子,但造谣者却加以利用,说教宗是这些孩子的父亲。在正式文件中,始终称这些孩子为他的侄子和侄女。教宗在给Lucretia(当时已是费拉拉公爵夫人)的信中称她为主内女儿;在任命Pedro-Luis(当时已是西班牙斐迪南国王)为甘迪亚公爵的的正式文件中,教宗称赞他:“你出自光荣与高贵的父母”。

从时间上看,这些孩子也不可能是教宗的。他们都生于西班牙,Pedro Luis 1460年出生,Giovanni 1474年,Cesar 1476年,Lucretia 1480年,Jofre 1482年。罗德里戈枢机只于1472年-1473年在西班牙出任教廷使节,其它时间没离开过意大利。

曾有一个多明我会士叫Savanarola,呼吁罢免教宗,指控他行贿当教宗,还说:“我确定他不是基督徒,不相信天主的存在。”如果教宗真的有情人和私生子,这必定是他首要指控内容。

Savanarola发现自己的指控并未凑效,进而攻击教宗的政治策略,据史料记载,教宗亚历山大六世从不在意谣言和诽谤,听到后也只是笑笑,但在政治上说三道四,是他不能容忍的,于是他把Savanarola开除教籍。Savanarola宣称,他要从火场中穿过,以证明真理在他这边。令他没想到的是,有位方济会士向他发出挑战,要陪他一起穿火场。第二天,人们聚集在火场,方济会士也到了,可是,Savanarola却躲起来了。群众哗然,世俗政权抓到他,把他烧死了。

除了给教宗亚历山大六世本人造谣外,他的政敌也不放过他的亲戚,对Lucretia的谣言尤其为甚。

Lucretia于1480年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1488年与她两个兄弟来到罗马,受到良好的教育,13岁时嫁给Giovanni Sforza,一个领地主。三年后这次婚姻被宣告无效,因为Giovanni无能(根据教会婚姻法,不能生育的婚姻可以无效)。1498年,她嫁给了Alphonso,那不勒斯Frederic国王的侄子。他们深深坠入爱河,在罗马生活得很快乐。Alphonso在教皇国军队中任上尉,但不幸的是,Alphonso于1500年7月被暗杀。1501年她又嫁给Este,费拉拉公爵的儿子。1519年她死于难产,留下了几个孩子。

在她最后一次婚姻前,费拉拉公爵派使节到罗马看看这个未来的儿媳怎么样,使节报告说:“我们发现她非常审慎、周到、友善,性情温和。她优雅、谦逊、可爱、纯洁,是个真诚的、惧怕天主的天主教徒。”

她那个时代的费拉拉地方史学家Gregorovius称她为大众的母亲,因为她聆听、帮助所有受苦的人。在战争引发饥荒,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她典当自己的珠宝,用来帮助穷人。她放弃了从年轻时就习惯的奢华生活,成为费拉拉女子社团的领导者,穿着简单、朴素。

几年后,伟大诗人阿里奥斯托盛赞她的不只是她的美貌、聪慧和虔诚,更是她的爱心,这颗爱心在她去费拉拉之前就已受到赞誉。

她的首任丈夫Giovanni去费拉拉参加了她的葬礼,他在回信中写道:“这里的人谈论她一生中伟大的事,他们说她十年来始终穿着苦衣,最后两年每天办告解,每月领三到四次圣体。”

宗教亚历山大六世所做的贡献还有:

1、第一位宣布玫瑰经大赦的教宗。

2、第一位向美洲派遣传教士的教宗。

3、签署法令,要求梵蒂冈堂区神父和教宗告解神父必须永久地、无一例外地选自圣奥斯定会的高级会士,沿用至今。

4、维护基督徒间的和平,建立欧洲联盟,抵御土耳其人的入侵。

5、为防止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大陆上发生冲突,亲自给他们划了界线。

6、签署法令,建立图书审查制度。

7、重建了罗马大学,聘用了世界上最有名的教授在那里教学,做科学研究,给他们慷慨的待遇。

参考文献:

《你所不知道的波吉亚教宗:亚历山大六世》(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the Borgia Pope: Alexander VI)J. B. Darcy著(注:本文以此书为蓝本)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他的亲戚与他的时代的历史资料》Rt. Rev. Msgr. Peter De Roo蒙席著,五卷,1924年出版。

《波吉亚教宗,亚历山大六世》Orestes Ferrara著,F.J. Sheed、Sheed与Ward英译,1942年出版。

《爱管闲事的会士与任性的教宗》Michael de la Bedoyere著,1958出版。

《最伟大的波吉亚人》Margaret Yeo著,1936出版

《教宗们的生活》Chevalier Artaud de Montor著,Rev. Dr. Neligan英译,1865出版

《改革是如何发生的》Hilaire Belloc著,1928年出版

《教宗们的庆典》John Farrow著,1943年出版

《天主教会的胜利、力量与光荣》H. W. Crocker III著,2001年出版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A.G. Ritchie著

《天主教百科全书》

《教皇制》Paul Johnson著

《天主教会简史》J. Derek Holmes、Bernard W. Bickers著

《罗马与梵蒂冈》Cinzia Valigi著

对付个体户的简单方法

“个体户”是我太太对新教的称谓,据权威消息,中国的新教已分裂成两万多个教派。他们的人再多,也要除以两万,与拥有十几亿信众的天主教相比,怎么算都属于个体户。在美国,最大的基督宗教是天主教,尽管她只占美国人口的30%。新教们分属于各个教派,每个教派凑不够那么多人。

曾与国内几个新教徒辩论过,发现他们就是胡搅蛮缠,逻辑混乱,从圣经、神学、历史角度与他们争,会浪费很多时间。下面介绍个简单方法:

1. 新教有两万多个教派,问他属于哪个教派?有人会说:“我什么派都不属于”。(教派多是他们的软肋)。那么你问:“真理是唯一的,两万多个教派,加上您自己相信的,哪一个是真理呢?”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不必再说什么。

2. 新教第一个要攻击的就是圣母。他们认定天主教把圣母当作神。那么你告诉他:“天主教不把圣母当作神,是新教把她理解为神。我们只是恭敬圣母”。有个新教徒对我说:“你们恭敬圣母,就是把她当作神”。我说:“我对我父亲也很恭敬,难道他也是神?“他没话讲了。

3. “圣母是耶稣的母亲吧?我们恭敬她,耶稣会很高兴吧?”我们从未把圣母当神,可他们非诬陷我们把圣母当神,然后对圣母出言不逊。他们这么做,耶稣会高兴吗?

4. 新教第二个要攻击的就是教宗。你问:“我是应该相信教宗呢,还是相信您呢?” 他多半会说:谁也别信,就相信圣经。无论他说什么,你都说:“那是您说的,我情愿相信教宗说的”。

不必再说什么其它的了,让他自己琢磨去。

与我辩论的那位新教徒还有以下说辞,仅供参考:

他说:“但凡有人干预的,都有人的因素在里头”(矛盾指向教宗)。我说:“圣经是在圣神的感悟下,由人写的,难道圣经也有问题?” 他又不说话了。我差点想问:“您这些话都是从牧师哪里听来的吧?您确定这里头没有牧师自己的因素?”

我说教会受圣神的引领,不会出错。他反驳说:“那么新教脱离天主教,也是受圣灵的引领”。我说:“只能说是圣神允许这件事发生。总不能说人民圣殿教(新教的一支)集体自杀,是圣神引领的吧?”

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

人们可能诧异,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为什么仍然没有凝聚力?其实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完全不搭嘎。

集体主义的英文是collectivism,有收集的意思,就是把分散的权力收集在一起,交给权威机构或政府去执行。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高于社区,社区高于家庭,家庭高于个人。新加坡就是这个执政理念,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嘲笑这个集体主义式的民主。

受基督宗教的影响,西方人认为,这个顺序应该是:国家保护社区,社区保护家庭,家庭保护个人,使个人的权利充分得到保障。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其实他根本没明白集体主义是什么意思,既然不明白,就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实现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也成了一句空话。

太太就是你的陪练

所谓陪练,就是陪你操练你的品格。我真想说:“太太是天主赐给你的陪练。”但毕竟找老婆是自己的选择,不过也有祂“硬塞”给你的可能性。我太太应该是祂硬塞给我的,不然怎么会“鬼使神差”地选择她?

结婚前,先领教了她的疑神疑鬼,和我大吵,告诉我:“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女人吃醋刚开始是不会说的,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我买菜回来时和司机老婆说了几句话,她想象成我和司机老婆一起去逛菜市场了。

结婚后,发现她任何经都没背下来,领我震惊和失望!一个老教友家庭出来的孩子,本指望她能在信德上帮帮我。

她骂起人来极其尖酸刻薄,尤其我因信仰被单位解雇后,她的话就更难听了。比如“我怎么嫁给这么个穷汉啊”,“别的男人怎么不像你这样啊”,所有难听话她都说过,总之,怎么能伤你,她就怎么说,而且,明明是她不讲理,她反说你不讲理。

那时我们三天两头吵架。我觉得我根本不可能再爱她,因为她伤我伤得太深了。

我曾向Luis(主业团成员,是他介绍我加入主业团协助人)抱怨,我太太不让我替正定的贾主教办事,他竟然说,你太太重要还是主教重要?你跟谁一起过呢?当然要听太太的。这又让我吃惊不小。

按圣施礼华的说法,在外面行善,为教会工作,都算不了什么,你有钱,就可以行善;你有时间,就可以为教会工作,同时你还能获得赞扬,但是你能做到爱你的近人(太太、父母、兄弟),才算真本事。

太太的角色之一,就是挑战你的极限,而你在圣神的引领下,一次次试图变得谦逊,不再骄傲;一次次试图变得宽容,不再计较她的缺点和错误;一次次学会放弃你的想法,而按她的意思去做……

你的骄傲,心胸狭窄,固执,自私,别人会受不了,离你而去,唯有太太,心甘情愿地继续陪你操练。所以,要珍惜太太的陪练角色。

我看了圣施礼华的《道路》后,开始尝试变得谦逊,试图释怀太太的谩骂,进而琢磨她骂得是否有点道理?再后来我开始注意别人的优点,惊奇地发现别人身上居然有那么多我所不具备的优点……

太太改掉了我很多毛病,我也发现她有很多优点。我现在看着她,心里会涌出一股暖流,不由自主地感叹:这丫头就是天主为我量身定制的。

与太太相爱如初(其实我比当初更爱太太)的秘诀在于:

1、祈祷,求圣母。

李神父(现在的澳门主教)给我们讲婚姻时说,根据天主教教理,婚姻需要圣神的助佑,没有圣神的助佑婚姻很难持续。

弥撒、祈祷、反省、告解,让圣神住在你内,同时为太太的信德与健康祈祷。别为她的某某缺点祈祷,总不至于祈祷时默想别人的缺点吧?

我太太的奇迹发生了。过去,她问我工作上的事情,我跟她讲品格、商业伦理时,她告诉我:“别给我讲那些没用的,说点实际的,具体该怎么办?”现在一提到品格,她连声说:“哦,品格培养太重要了!”并时不时地对我说:有钱了就应该回馈社会。她还想办社会企业,以此辅助中小型企业。

过去,除非我拉她去望弥撒,否则就不去,现在,她一周能望好几台弥撒;她能念中、英文版的玫瑰经,并在坚持每天念玫瑰经。

吵架时求圣母会很快平息争执。圣母妈妈对孩子近乎溺爱,也许天主还想再磨磨我们的棱角,她可不管,“让娃娃们停止争吵吧,磨棱角的事以后再说”,圣母也许会这样跟天主说。但是,我们往往更倾向于继续跟太太干架,而不是求圣母。

2、改正自己让她看不惯的毛病。

太太认为对你是可以无话不说的,所以她会直截了当地提出你的缺点或错误。尽管不中听,也不必辩解,冷静下来后,想想她说的是否道理?有则改之,无则平静地跟她解释。

3、容忍她的缺点和错误

我太太喜欢看毛先生的影片,过去令我愤怒,后来她想看就看吧;过去对她的信仰冷淡感到震怒,后来干脆把她当作外教的。她有缺点很正常嘛,外教的。然后在她心情好的时候,慢慢开导。对于太太的一些错误做法,在她没有觉悟之前,还是妥协吧。想想天主是如何教化我们的,天主允许我们一次次犯罪,这也应该算作父亲对孩子的一种妥协吧?有的人可是一犯罪就被罚了哦。

4、哄她高兴

女人不管岁数有多大,都是需要人哄的,夫妻之间,可以怎么肉麻怎么做。除此之外,太太还希望你陪她,帮她做做家务。因此,精打细算你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取消不必要的应酬(最好有应酬带太太一起去),回家多陪陪老婆孩子。

5、不必在意她生气时说的话

女人生气时说的那些话纯属发泄。事后连她自己都不记得说过什么。

6、学会去爱

圣保禄对“爱”的诠释最全面: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 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格前13: 4-7)

所以,照此去爱你的太太吧。

女人是柔弱的,需要男人的爱护与宽容。我避静时问过男士们有关菲律宾太太们的表现,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菲律宾女人已经很温柔了,西方女人更要命)。所以,认命吧。负责避静的西班牙老神父让我们爱护妻子,讲做女人有多么不容易,最后他补充说:“至少,你们没有例假吧?”

7、学会谦让

你也许对买衣服,购置家庭用品,布置房间,等等,有自己的想法,现在,随她折腾好了。对于太太与你父母的关系,需要智慧,但总的来说要让太太高兴,否则情况会更糟。

对于太太的唠叨,女人天生就爱唠叨,权当家里多了只小鸟,让她叽叽喳喳去吧。

人是会变的,夫妻之爱是可以找回来的,只要我们愿意改变自己,愿意为太太祈祷。

不要苦着脸与太太讲什么大道理,那纯属作死,女人是一种感性生物,唯有爱才能打动她的芳心。

成功秘诀:依靠天主

我感觉天主对人的态度是这样的:对那些离祂而去的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你有能耐你发财,你当官,咱们秋后算帐;对那些祂所爱的人,祂是要管的,圣保禄说,天主会有惩罚的,但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惩罚。父亲打娃娃的屁屁当然是为了让他头脑清醒。

天主最希望祂所爱的人最终能回到祂身边。所以,当你想培养品格,改掉身上的坏毛病,改善夫妻关系,等等,祈祷吧,奇迹必然出现,这正应了圣女小徳兰所说的,祈祷没有不灵验的。

但是,如果你祈祷发财,那要看你是否已经成熟了。要是不够成熟的话,就好比你五岁的孩子对你说:“爸,给我买辆车吧。”你怎么回答孩子,天主就会怎么回答你。

一个成熟的基督徒,不会贪财,不会因权力而痴狂。天主比你还清楚你处于哪个成熟阶段。听一位老教友说,北京后八家堂口有个教友,曾经非常热心,时时进堂望弥撒,并总是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他有钱了,一定把钱都捐给教会。后来他真的有钱了,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休掉老婆,再娶个更年轻的。堂自然是不进了。这就是:钱有了,人疯了;权有了,眼瞎了。

但是,你可以把工作献给天主,让祂教你怎么干。这件事天主乐意做。主业团的专长就是教你如何把工作献给天主。

除了工作,日常生活中的事都可以和天主商量。为父母的关心孩子所有的事,天主也一样,杂七杂八的事,祂都有兴趣参与。

我的习惯是,工作上的事和主耶稣商量,生活上的事求圣母,找工作的事求大圣若瑟。遇到诱惑,我会找圣母帮忙(这时候我可不想去招惹祂)。

天主通常是哪壶不响提哪壶。就像一个父亲对儿子说:“你不是怕水吗?太好了,学游泳去吧。”祂就是这样磨练你,直到你把祂看不惯的坏毛病全部改掉。你不是禁不住这个诱惑吗?允许魔鬼或私欲给你一个。跌倒了吧?没关系,告解去。然后,再次允许你受同样诱惑,直到你一想起这个诱惑心里就烦,再也不想犯了。天主会说:你过关了。咱们再试试下一个诱惑……祂会不断磨练你,让你在灵性上成长,直至把你引入天乡。

天主给每个人的十字架是不一样的,上述的是天主对付我的方式。祂是这样对付圣女德肋撒的(出自In Conversation with God。原文没说是大德兰还是小德兰):有一次,主耶稣让圣女德肋撒去外地建个修会,她历经千辛,以为快到了,结果被一片水域挡住去路,当她望水面寻找船只时,激流差点把她冲倒,而在她逃离激流的时候,双膝还被磕破,她抱怨说:“祢让我去,却把那么多障碍放在我面前。”主耶稣回答说:“德肋撒,这就是我对待朋友的方式。“圣女嘟囔道:“难怪你朋友那么少。”看得出,她与主的关系很好,但主同样给她磨难。

上面说的“一想起这个诱惑就心烦”是要有灵修功底的,靠肉身去抵御诱惑形同肉包子打狗。当然,无论灵修功底如何,我们都应该躲避诱惑。

平信徒的灵修,根据我的经验,每周仅主日望弥撒太少了,应该多望几台。弥撒后如果有时间,在圣体龛前陪陪主耶稣;每天念玫瑰经。可能我们无法做到每次念玫瑰经都默想,但我们至少愿意每天抽出点时间和圣母絮叨絮叨;三钟经雷打不动(除非出于礼貌,比如你正与客户说话),在手机上设置三钟经提醒;晚课就讲究了:正常晚课要念,然后祈祷,接下来看5-10分钟圣书:看看天主是什么样的,对我们是怎么要求的,圣人是怎么评价的,他们是怎么做的。最后反思一下自己有哪些差距,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么改进,等等。我祈祷完喜欢加一句:赞美天主圣父、赞美天主圣子、赞美天主圣神、赞美圣母、赞美大圣若瑟,感谢圣施礼华、感谢圣弥额尔总领天神、感谢守护天使、感谢诸圣人圣女、感谢天上众天使;早课要念,但由于我睡眠不好,起的晚,所以起床后比较忙乱,匆忙中看见圣像说声:圣母妈妈好,主耶稣好等。按主业团要求,应该每天定时睡觉,按时起床。我正在努力,大家为我祈祷吧!

弥撒和祈祷的时间长吧?当初李神父(现在的澳门李主教)告诉我当主业团协助人要有这么多弥撒、祈祷时把我吓坏了,可做起来却发现很容易,丝毫不会耽误工作。相反,祂会给你很多帮助。本来嘛,主耶稣亲口说过: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 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六31-33)

主业团及其协助人,他们中不乏总裁乃至跨国公司的CEO,他们都做到了。说没时间祈祷,实在说不过去。

旧约至少看一遍,新约要多看几遍。新约可利用晚课时间看。

圣女小德兰曾收到一封女友的来信,说她失恋了,非常痛苦。圣女很吃惊,她想象不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怎么能超过人与天主的爱?刚奉教时,看过《读者》的一篇文章,男主人公找到一个他所爱的女人,感到非常幸福,但是他补充说,他首先是爱天主,其它的爱都应排在与天主之爱下面。人若不爱天主,我怀疑他是否有持久的幸福,但一个不祈祷的人,又怎么会爱天主?

我不怀疑在堂里吟念经文的效果。北京西三旗堂口刚建立时,主日弥撒堂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老头老太太,神父请他们每天来堂里念经,并让他们把时间错开,确保白天始终有人在堂里念经,半年后,主日弥撒堂里已装不下那么多人了。

但是,我们念经与佛教徒念经是不一样的。佛教徒念经英文叫mantra。mantra就是一遍一遍地念,你甚至不必知道经文的意思,佛教认为,只要念就有功德。

我们念经英文叫pray,有恳请的意思,现在专用于恳请天主或叫祈祷”。所以,我们祈祷的时候,是有对象的,念天主经,就是恳请天主,念圣母经,就是恳请圣母。如果毫不过脑地念,恐怕就有口是心非之嫌了。